教育部96年度青年資訊志工團隊
計畫名稱:金門烈嶼鄉烈嶼國中上岐卓環國小與羅厝數位學習
團隊名稱:960066國立金門技術學院烈嶼鄉資訊志工服務隊
領 隊:蔣肇慶助理教授 聯絡電話:082-313538
聯絡人1:陳書豪 聯絡電話:0912325341
聯絡人2:洪睿哲 聯絡電話:0932646469
團隊成員:
姓名 |
職稱 |
科系所 |
任務 |
資訊相關專長簡述 |
蔣肇慶 |
助理教授 |
資訊工程系 |
領隊 |
專案管理、統計資料分析 |
陳書豪 |
學生 |
資訊工程系 |
聯絡人1 |
軟硬體技術支援 |
洪睿哲 |
學生 |
資訊工程系 |
聯絡人2 |
軟硬體技術支援 |
徐政岳 |
學生 |
資訊工程系 |
軟體教學 |
軟體教學 |
辜昭博 |
學生 |
資訊工程系 |
軟體教學 |
軟體教學 |
劉志宏 |
學生 |
資訊工程系 |
硬體教學 |
硬體教學 |
賴勝秋 |
學生 |
資訊工程系 |
硬體教學 |
硬體教學 |
陳建佑 |
學生 |
資訊工程系 |
軟體教學 |
軟體教學 |
孫鈜閩 |
學生 |
資訊工程系 |
攝影剪接 |
攝影剪接 |
莊志傳 |
學生 |
資訊工程系 |
攝影剪接 |
攝影剪接 |
洪祥騰 |
學生 |
資訊工程系 |
文書處理 |
文書處理 |
服務對象:
金門縣羅厝數位學習中心、縣立上岐國小、縣立卓環國小、縣立烈嶼國中
服務類型:一、 針對數位機會中心:協助辦理資訊教學
二、 針對偏遠中小學:
(一)辦理課程或營隊活動,提升學生資訊素養、數位創意、資訊應用能力
(二)辦理課程/營隊活動或製作數位教材,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。
(三)辦理資訊科技應用推廣活動(如舉辦相關應用比賽或作品展)
(四)維護資訊教學環境之可使用性。
緣起:
因金門處於外島資訊較於落後,但處於離島中的離島—烈嶼鄉更加於落後。因此我們本著服務鄉親的觀念,由金門最高學府為國立金門技術學院中之資訊工程(管理)系同學,本著服務的熱心,想把將在學校所學的電腦資訊知識,完全教導給烈嶼鄉的鄉民,讓他們可以學習電腦的知識,同時,藉視訊與台灣的孩子相互問候聯絡,更可以藉著網路與世界接軌,提高金門的競爭力。
目的:
讓學員在數位學習裡,找尋各自電腦技術來達成自己的需求,並將在數位學習中利用網路建立自己的網頁,讓外島的金門藉由網路來宣傳自己,並且吸收新資訊。同時,對於國小、國中老師,教導其基礎之電腦維護與修護。此外對於小朋友,則教導他們如何使用電腦製作自己所需的資料。
服務起始及結束日:20071201 ~ 20080531
預定工作項目與時程:
11-12月 |
電腦基本維護聖誕卡製作比賽 |
1.指導國中小學生,利用相關軟體,製作聖誕卡片界送親人傳遞思念之情。 2.指導國中小老師,對於電腦做第一級的維護與維修,以提升自我維護能力。 |
1-2月 |
電腦資訊營 |
藉由電腦資訊營,使國小的小朋友,能夠更進一步,認識電腦了解什麼是資訊,使得金門的小朋友,能與台灣的小朋友同步。同時,以寓教於樂的方式,讓孩子學習電腦及資訊,提高烈嶼鄉的電腦與資訊素養。 |
3-4月 |
網路購物教學網路的資料尋找故鄉介紹的製作 |
1.教導其如何應用網路購物。由於地處偏僻,因此,透過網路採購其需要之物品,減少往返台灣與金門之時間與金錢。 2.教導其學員如何網路在浩瀚的資料裡,找尋自己所需的資料。 3.指導學員(當地民眾)與國中小學生,對於家鄉的歷史,將其記錄並予以於保存 4.同時,配合數位相機的教學,做烈嶼鄉的數位攝影相片製作展覽觀摩,藉以提升數位機會中心的學習與之能,及提高烈嶼鄉的電腦與資訊素養。 |
5月 |
視訊教學 |
1.指導學員(當地民眾)如何透過視訊,聯絡感情 |
執行策略:
1.教導社區民眾的電腦操作與上網能力,並配合視訊與相關電子商務實際操作,以便於當地民眾具有上網及與台灣的孩子視訊的能力,以增進離島地區的資訊能力。
2.同時,配合數位相機的教學,做烈嶼鄉的數位攝影相片製作展覽觀摩,藉以提升數位機會中心的學習與之能,及提高烈嶼鄉的電腦與資訊素養。
3.小朋友夏令電腦資訊營:擬於暑假辦理,主要辦理小朋友資訊教育課程,並將資訊生活化,同時,教導小朋友認識故鄉的戰地歷史文化。
4與國中小的老師,共同研討電腦的基本維護與維修能力,提升設備維護能力。
預期成效:
1.提供學生電腦生活化的概念與結合。
2.藉由電腦設備的維護教學,提升國中小學老師的維護電腦能力。
3.協助數位機會中心運作,與教導相關資訊推廣活動以服務社區,及縮短城鄉落差。
4.透過志工服務的活動,讓同學們了解志工服務的精神與良好的人生觀。
團隊之服務觀念與能力:
1.將在學校所學的各種知識與技能,在課後,與當地的民眾相互討論與學習,並且在教學前,以小組的活動方式,先行了解教學的內容。同時,於教學或教導中,隨時記錄發生的各種問題。將問題帶回與老師們討論以解決之。
2.出團前,老師均做出團的指導與叮嚀。同時,定期做志工的教育訓練,提升觀念與技術能力。
|